近日据半月谈报道,在瑞金,过去由于一些行政执法单位不当履职,“民告官”案件一度较多,政府部门败诉率曾高达63.6%。有些干部频繁出差赣州、于都等地,为的就是出庭应诉,“出差就是出庭”成了一些干部的尴尬。
实际上,“出差就是出庭”,不仅是应诉干部的尴尬,较高的败诉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地方营商环境的尴尬。为改变状况,这两年,瑞金市政府通过府院联动新机制,加强行政复议主渠道建设,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由当地司法局牵头相关单位,对败诉率高的政府部门实地“问诊把脉”,主动纠正行政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
其中一个案例提到,去年一家渣土公司的运输车被当地乡政府执法人员罚了5000元。经当地司法局建议,该公司选择行政复议,不到一周时间,乡政府启动纠错程序,及时退回罚款。 通过行政复议,纠正一些职能部门的不当履职,这也被视为“政府主动改错”。
任一地方,敢于认错,依法纠错,都是值得肯定的。从客观效果看,通过行政复议化解纠纷矛盾,降低了“民告官”案件数量。今年以来,瑞金当地处理行政复议案件97件,同期行政诉讼案仅19件。
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很重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如2024年,石家庄市审结的行政复议案件中,86.92%的案件经过复议后未进入诉讼,多数行政争议得到有效化解。湖南等地以案说法,发布行政复议典型案例,增强各方法治意识。
走行政复议而不是“民告官”,可以降低行政成本和维权成本。于职能部门而言,有些干部成了法院的“常客”,“出差就是出庭”不是正常现象,既消耗行政成本,也影响部门形象。于公民个体和市场主体,一旦对簿公堂,时间长、成本高、“怕得罪”,也是难以承受之重。而通过行政复议,多方都可以减轻诉讼负累。
还要看到的是,无论是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都属于事后管理。当下,经济社会活动频繁,随之而来的是执法量级的水涨船高。依法行政,从源头上减少行政纠纷,保障公民、市场主体等的合法权益,才是治本之道。
要从理念到执法上,增强依法行政的保障和监督,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并加强刀刃向内的监督,监督内容需覆盖行政执法全链条关键环节,提升行政执法质效。
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出差就是出庭”,也保障个体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不让他们承受无妄之灾。这也是守住法治政府建设的底线。
(红星新闻评论员 文阳)
相关文章:
云南威信首例“云端联调”纠纷案办结04-13
改变“出差就是出庭”,政府要纠错也要治本04-13
编造“在女子监狱门口猎艳”,余某被拘留04-12
【一线传真】静宁公安跨省摧毁职业骗保团伙 !全额挽损30万元04-12
航司拒载自闭症旅客,何忍再给本就不易的他们“添堵”04-10
香港新款的士 用上了上海汽车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