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新闻 李秀明
我们的社会应该为孤独症等特殊群体多开方便之门,还是筑起阻碍之墙?答案不言自明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4月1日,两位母亲陪同各自的孤独症孩子乘坐东方航空航班时,遭到“拒载”。在大理一机场,他们出示了医院开给孩子的孤独症证明,希望能申请走绿色通道。临近登机,他们在服务台询问时被告知,两名22岁的自闭症孩子都被拒载了。另有记者从机场获悉,拒载是航司决定的。
两位母亲对此表达了惊讶和疑问:他们和孩子都有比较丰富的乘机经历,这是他们第一次因为孩子的孤独症被“拒载”,“机组看到是孤独症,就拒载吗?”一名家长介绍,4月2日,一位自称东航服务质量督查的人员添加其微信道歉,称公司将启动调查,希望撤下网络曝光的帖子。但对于其提出的“知道被拒载的理由”等诉求,一直未有回应。

机场工作人员展示关于“机组通知拒载”的消息。图据南方都市报
目前,拒载一事的经过主要来自两位母亲的陈述,涉事航司并无更多信息披露,相关公关人员也以“没有可以告知的消息”回应记者。
航司拒载旅客,主要依据或为《公共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但就此次事件中两位孤独症旅客的情况而言,显然并不适用于规定中明确列出的五种情形。而如果是依据“除前款规定外,旅客的行为有可能危及飞行安全或者公共秩序的,承运人有权拒绝运输”,需要追问的是,这种“可能性”是如何判断的,孤独症天然就该被被挡在机舱之外吗?
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特征表现为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从主要特征来看,并没有哪一条明确指向了危及飞行安全或公共秩序。有观点认为孤独症旅客具有攻击性,可能是航司拒载的原因。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一篇科普文章中专门提到,“自闭症孩子都有攻击性”是一个认知误区。
目前,孤独症通常被归类为智力残疾或精神残疾的范畴。《残疾人航空运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承运人不得因残疾人的残疾造成其外表或非自愿的举止可能对机组或其他旅客造成冒犯、烦扰或不便而拒绝运输具备乘机条件的残疾人。就此而言,如果航司仅凭两名旅客是孤独症,不经客观判断、具体分析就拒载,明显缺乏说服力,也违背相关法律法规。
研究显示,2017—2023年我国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截至目前,我国有超过1300万孤独症患者。社交功能被“锁死”的背后,是千万个承受巨大照料压力的家庭。对孤独症群体而言,每一次被有意无意地排斥,无疑会加剧他们的家庭压力,也间接消解了孤独症人群为融入社会所作出的努力。这些人群本就面临医疗、教育、就业等多重挑战,航司不明所以地拒载,何忍再给他们本就不易的人生“添堵”。我们的社会应该为孤独症等特殊群体多开方便之门,还是筑起阻碍之墙?答案不言自明。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发生的次日——4月2日,正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设定这个国际日的初衷,在于提醒公众重视孤独症群体,避免因缺乏了解而造成歧视与污名化。如果把社会比作一趟飞向理想目的地的航班,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把这个群体拒于舱门之外。毕竟,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如何对待那些最需要支持的特殊群体。
原稿点击:航司拒载自闭症旅客,何忍再给本就不易的他们“添堵”-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支持助推攀枝花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 全省已出台23份专项政策|四川人大之声04-11
因大风、雷雨天气,春秋航空发布深圳进出港部分航班临时取消的通知04-11
信阳这5家社会组织成立、变更!04-11
美国卫生部长下令:在9月前找出自闭症病因04-11
航司拒载自闭症旅客,何忍再给本就不易的他们“添堵”04-10
“适老化”列车助银发族老“游”所乐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