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四川省炉霍县多方面简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7:30:00    

#四川#​#四川甘孜州#​#甘孜州# #炉霍县#​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地理概况

炉霍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部,总面积5796.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86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旦都喀雪山(海拔5484米),最低点为仁达乡扒里村(海拔3050米)。境内属高原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2℃,年降水量约695.7毫米。主要河流鲜水河贯穿全境,形成独特的峡谷与湿地景观,如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面积1121.58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炉霍古称“霍尔章谷”,因蒙古族后裔霍尔章谷土司官寨建于山岩而得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置屯时,取“打箭炉”(今康定)至“霍尔”两地首字命名“炉霍”。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此休整半年,朱德、徐向前等领导人曾参与当地春耕,留下“棒打萝卜”等革命故事。1950年正式建县,现为甘孜州康北交通要冲和茶马古道重镇。


人文与民族

炉霍县总人口约4.7万(2022年),藏族占比超92%,是典型的藏文化聚居区。当地民居以“崩科”建筑闻名,融合藏式雕刻与抗震设计,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语言以藏语康方言为主,宗教以藏传佛教宁玛派、格鲁派为核心,寿灵寺、查理寺等古刹承载深厚宗教文化。


主要景点:

1. 卡萨湖:省级自然保护区,高原淡水湖泊,面积1.92平方公里,以水鸟栖息和藏族圣湖文化著称。

2. 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涵盖湿地、草原与森林生态系统,是生态旅游和科研重要区域。

3. 石棺墓群:西周至秦汉时期墓葬遗址,出土青铜器、骨器等文物千余件,为四川最大石棺葬群。

4. 寿灵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始建于1650年,壁画与建筑艺术精湛。

5. 宗塔草原:夏季花海遍布,是牧民赛马、歌舞的传统节庆场地。


推荐路线(3日游):

1:成都出发沿317国道至炉霍县城,参观霍尔广场、炉霍民族博物馆(藏有红色文物、唐卡等3000余件展品)。 2:上午探访卡萨湖,下午前往鲜水河湿地公园,傍晚体验藏式民居“崩科”。3:游览宗塔草原、寿灵寺,返程前品尝藏式牦牛火锅。


特色文化与民俗

石棺文化:以青铜器、骨器为代表的石棺葬文化,反映古羌族与藏族融合历史。

非遗项目:川西藏族山歌、郎卡杰唐卡(国家级非遗)。

望果节:每年八月举行的丰收庆典,包含赛马、服饰表演、锅庄舞等。


特色美食

1.棒打萝卜:源于红军时期的“革命菜”,以木棒击碎萝卜炖煮,现改良为牦牛肉炖萝卜。

2. 藏式牦牛火锅:以牦牛骨汤为底,配高原蔬菜,风味浓郁。

3. 雪域俄色茶:采用百年野生俄色树叶制成,具保健功效。

4. 虎掌菌鲜溜牦牛肉:2024年非遗宴创新菜品,融合高原菌类与牦牛里脊。


名胜古迹

吉绒寺:宁玛派古寺,始建于1633年,藏有珍贵唐卡与法器。

红军总指挥部旧址:1936年朱德、李先念驻地,现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历史名人

吕兆林:红军长征留驻炉霍的老战士,融入当地并参与建设,代表民族团结记忆。


炉霍县集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于一体,既是青藏高原东缘的生态宝库,又是藏文化、红色文化交汇之地。从卡萨湖的静谧圣洁到石棺墓群的历史厚重,从望果节的热烈欢腾到“棒打萝卜”的红色记忆,炉霍以多元面貌展现着高原的独特魅力。

作为川藏北线的重要节点,其交通与文旅资源的持续开发,正助力这片土地成为甘孜州“鲜水首城”的璀璨明珠。

相关文章:

四川省炉霍县多方面简介04-26

珲春: 爱鸟护鸟在行动04-19

果洛州消防救援支队:雪天牦牛群被困 消防紧急救援04-18

重庆开州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湖清岸绿 万鸟来栖04-18

海西州开展防震减灾集中宣讲活动04-14

著名歌唱家雍西逝世!系韩红母亲04-14

《北京的金山上》首唱者、韩红母亲雍西逝世,享年78岁04-14

诗意湿地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