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武汉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知识产权对该市重点产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凸显。
4月25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发布数据称,2024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2.52万件,同比增长10.9%。其中,1.75万件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69.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40.57件,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3倍。PCT国际专利申请1553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前列。
知识产权多元化金融服务为科技型企业发展引入资金“活水”。据统计,2024年武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为83.31亿元,同比增长56.3%,共惠及企业405家,其中395家为中小微企业。发行两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总规模达1.43亿元。成功落地湖北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武汉首单商业秘密融资贷款。
2024年12月发布的《2024湖北专利密集型产业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武汉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为3255.8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6.3%,在全省占比48.5%,专利转化效益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聚焦武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武汉共布局建设了15家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储备。依托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引导建立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联动的协同发展机制。武汉生物技术产业专利导航实验区根据导航分析报告,精准对接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的创业团队,协助园区引入技术人才88人,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翻倍。
为推动知识产权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武汉市科技创新局打造了一站式的成果转化线上服务平台,持续完善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武汉节点。并在线下构建了“1+15+60”科技网格体系,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提供资源整合、转化加速、生态优化等多维度支撑。
截至今年3月底,武汉节点入驻企业18004家,服务机构746家,采集各类创新需求21900条,挖掘科技成果10213项,对接成功4922个,高价值专利加速转化。

2024年,武汉两级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6316件,同比减少16.01%;但专利技术类案件同比增加了2.19%,所涉技术领域更趋广泛,技术和法律争议问题也更趋前沿化,覆盖机械、建筑、材料、通信、电学、医药、化工等7大类技术领域,对案件的审理提出了更大挑战。同时,新收涉互联网平台企业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也同比上升了47%,围绕软件下载、数据获取等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显著增加。
此外,武汉还出台了《武汉市商业秘密保护联动协作机制》,搭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绿色通道,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案件6件,行政制止1起,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武汉仲裁委受理知识产权仲裁案件126件,标的额达到7702.99万元。为突破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技术事实认定困难的瓶颈,检察机关借助外脑智库,通过聘请技术调查官、特邀检察官助理,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为办案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关文章:
总量稳、结构优!平顶山市一季度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突破3600亿元04-25
武汉去年发明专利授权超2.5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比全国高3倍04-25
恒玄科技: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590.2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