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随之而来的是愈加高发的运动损伤。其中,“运动者膝”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专家介绍,运动爱好者最常见的膝关节问题“髌股疼痛综合征”尤其高发于青少年和60岁以下的运动“发烧友”。
如果你跑步后膝盖前方隐隐作痛,下楼梯时膝盖 “咯吱” 抗议,久坐后站起仿佛膝盖被 “胶水黏住”—— 你可能被“跑步者膝”盯上了。“跑步者膝”的学名叫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是运动爱好者最常见的膝关节问题之一。
导致髌骨疼痛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力量不足,导致髌骨轨迹异常。第二,姿势不对,例如动态外翻(膝盖内扣)+ 扁平足,形成 “膝盖内扣→小腿内旋→髌骨被挤” 的恶性循环。此外,突然加量跑步、疯狂深蹲或跳跃也会导致髌骨疼痛综合征的出现。

膝盖有哪些 “求救信号”?专家介绍,跑步、下楼梯、久坐后膝盖前方疼痛;偶尔膝盖 “发软”是经典的信号。如果膝盖红肿、发热或 “卡住”,则需要尽快就医,这可能是感染或半月板损伤。
关于髌骨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黄金原则是早干预、练肌肉、改姿势。
强化臀肌和核心:臀桥、侧卧抬腿;股四头肌训练:靠墙静蹲、直腿抬高(但避免过度深蹲);拉伸紧张肌肉群:大腿后侧(腘绳肌)和小腿(比目鱼肌)。短期止痛方面,可以选择冰敷(每次 15 分钟,一天 2 - 3 次);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但别超过 1 周。
此外,矫形鞋垫对于矫正扁平足有用,但需配合锻炼。如保守治疗全失败,且影像显示结构异常(如:软骨损伤),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髌骨疼痛综合征?专家建议,在运动方面循序渐进:跑步加量遵循 “10% 原则”(每周增幅≤10%)。此外,还要选对跑鞋:有效支撑足弓,并且定期更换。在运动中,要强化核心:多练习平板支撑等动作,让臀肌成为膝盖的 “最强保镖”。运动前后花 5 分钟拉伸大腿前后侧,能有效保护膝盖。
通讯员张文秀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相关文章:
运动“发烧友”小心髌股疼痛综合征:膝盖有这些“求救信号”04-27
腰酸背痛都可以通过推拿解决吗?专家来答疑04-22
科学健身防伤病04-17
早晚推腹5分钟 赶走“亚健康”和慢性病04-05